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委员履职 > 议政建言

向新提质 解锁文化产业新未来
信息来源:联合日报   发布日期:2024-08-07 08:12  浏览量:

文化产业承担着优化经济结构、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功能,是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“双统一”的有效力量。我省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时期,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门类中关联度高、融合性强的支柱性产业,对经济增长的外溢、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。

根据省政协部署安排,今年5月份以来,围绕“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塑造文化产业新优势”课题,省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、专家组成调研组先后赴烟台、威海、潍坊以及安徽、河南调研考察,收集一手资料;向北京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发函学习相关经验。调研组认为,我省文化产业规模逐步扩大,市场主体持续壮大,品牌效应不断增强,整体态势向好。

集聚协同  文化产业焕发活力

文化产业是一个渗透性、关联性很强的产业,与多个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,具有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。

调研组发现,与先进省份相比,我省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偏低,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、平台型公司数量少,文化产业链未能与其他产业链有效衔接与延伸,缺乏与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及新兴行业的深度合作。

对此,常委们建议,需要扩展文化产业集群,高效整合各类资源,提升文化产业集成协同水平,发挥大运河文化产业带、海洋文化产业带等重大文化产业发展带的要素集聚、示范带动效应,进一步提升规模化、集约化水平。

“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,要用全产业链思维策划发展融合型文化产业项目。”徐东升常委建议。

调研组认为,要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,实施“文化+”发展战略,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、教育、科技、通信、会展、制造等融合发展、跨界合作。着力发展创意设计、演艺娱乐、新兴媒体、文化旅游等行业,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,形成与相关产业宽领域、深层次、全方位的融合发展格局。

向新而行 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

随着“文化+科技”融合的逐步深化,数字技术将从深度、广度、速度、宽度、效度、强度等方面持续赋能文化产业迭代升级,为新业态、新模式的不断催生提供新空间。

根据2023年快报数据显示,我省 260家规模以上文化新业态企业营业收入1855.9亿元,相较先进省份,我省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。在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中,我省文化新业态主要集中在制造业,其他如数字出版、动漫游戏、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、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等行业占比较低。

常委们建议,要以文化产业应用为导向,加快数字基础设施、智能化基础设施、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满足文化产业数字化、智能化和网络转型的需要。

同时,大家表示,要补齐数字文化产业短板,加快培育数字文化新业态,推进智能穿戴、动漫游戏、电子竞技、网络文学、数字影视、短视频等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。

提档升级  激发消费潜能

在消费升级和数字经济背景下,文化市场供需两热,调研组分析认为,文化消费呈现数字化、融合化、体验式、互动式等创新发展态势,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,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,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比不断提升。

“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,一批能够展现山东文化魅力的优秀作品,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场馆园区。”张宝健常委建议。

常委们认为,激发文化产业的消费潜能,需要增强供给能力,培育文化消费新热点。创新文化消费场景,促进各类文化创意内容与产品的开发,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文化消费体验,提供个性化、体验式文化产品和服务,推动以“物”为核心的传统消费场景向以“人”为核心的文化消费新场景转变。

“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、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重大活动优势,依托电视、高铁、地铁等传统广告,以及微博、抖音、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。”董学琛常委建议。

大家一致认为,要加大宣传推广,建设文化“两创”融媒矩阵,宣传优秀的文化“两创”案例、路径、方法,推介优质的文旅景区、景点等资源,营造文化消费良好氛围,激活文化消费需求,促进文化消费快速增长。

增强“后盾”  完善要素保障

要素保障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,近年来,我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规划引领,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,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,增加有效政策供给。

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。常委们纷纷表示,要坚持以用好用活人才为核心,建立和完善优秀青年人的培养选拔与人才柔性流动机制,破除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。

在调研过程中,调研组发现不少文化企业主体或项目存在融资渠道单一、评估难、风险高等问题。大家认为,应加大文化产业金融扶持力度,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,强化文化产业金融投资,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和文化资本运作。优化产业金融服务,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文化金融产品,加快发展文化担保公司等服务机构,推动文化信托、文化保险、文化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发展。


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366*768以上分辨率浏览
地址:济南市泉城路73号 邮编:250011    
鲁ICP备05038982号 网站访问量:
Baidu
map